.jpg)
预测错误,或者预测验证前失败, 这不是很常见吗?利益是很 吸引人的。
人们往往只在看到机会后,才会想到投注 赚大钱, 而不是去想,我怎么才能赚到这笔巨额的钱,我承担多大的 风险才能赚到这笔巨额的钱,如果风险超出 了我的 承受能力,我怎么能?通过 仓位管理和调整 取胜? 在史前的某些 时期——也许是在最近一次冰河期以前某个比较安乐的间歇期——一定曾经有过一个充满进步和创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可以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相媲美。
但是在整个有记载的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却未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形。
我认为近代时期是从 资本积累开始的,而资本积累又始于16世纪。
我相信——我不能在此详述其原因,以免喧宾夺主——这最初是由于西班牙把黄金 财宝从新大陆带到旧大陆,从而引起了物价 上涨,并带来了利润的增长。
从那时起到今天,按 复利计算的资本积累的力量,在仿佛沉睡了许多年以后,又苏醒过来并重新恢复了活力。
而200年来复利的力量所起的巨大作用简直是超乎想象的。
为了能说明这一点,在此我给出一个我所作的计算。
英国现在的 对外投资总额估计大约有40亿镑,这每年能为我们带来大约6.5%的利息收入,这笔收入的半数,我们把它带回国享用;另一半,即3.25%的利息收入,则在国外按复利计算积累起来。
这样的事我们已经进行了大约250年。
我认为英国对外投资的始端可追溯到 1580年 德雷克从西班牙盗窃的大批财宝。
在那一年他带着从富庶的印度劫掠来的数量惊人的战利品回到了英国。
伊丽莎白女王是资助这次远征的辛迪加的一个大股东。
她把自己所获得的一份用来清偿了英国的全部外债、平衡了自己的预算,最后手里还剩下 4万镑。
她又再把这4万镑投入到东方公司,这个公司也是生意兴隆,大发利市。
东印度公司就是靠这个公司的利润起家的,而东印度公司这个巨型企业的利润又为日后英国的对外投资打下了基础。
把4万镑按3.25%的复利累积起来,其数额恰巧与英国在各个时期对外投资的实际总额相差无几,算到今天这个数额总计应为40亿镑,而这就是我在前面已经引用过的英国目前对外投资的总额。
因此,德雷克在1580年带回来的财宝中,每一镑现在已变成了10万镑。
复利的力量就有如此之大!证券时报评论:供需两端仍未步入常态, 价格上涨周期 拉长:近日, 大宗商品又迎来一波大涨,从当前走势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中下游企业还要面临逐渐延长的上涨周期。
目前来看,大宗商品需求端的扩张还未停息。
美国财政刺激引发的全球流动性持续泛滥以及 出口需求持续 堆升,企业补库存意愿仍然强劲。
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市场对全球经济向好的预期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放大效应。
供给端的收缩也在不断进行。
本轮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周期 或将延长,由于疫情反复导致的全球 经济复苏周期被拉长,大宗商品供给端的不断恢复叠加有限的新增产能扩张幅度,或将导致上涨周期也随之拉长。